NG体育绿色工厂争议:有环境违法违规记录还“绿”吗?有环境违法违规记录的企业能否评为绿色工厂?有的认为不构成性质严重的“环境污染事故”,便具备参评资格;有的认为守法应该是硬杠,一条环境违法记录都不应该存在。(农健/图)
2023年3月23日,工信部公示了2022年度国家级绿色制造名单。自2016年起,为推进工业绿色发展,工信部开始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包含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其中绿色工厂是绿色制造体系的核心支撑单元,至今一共发布了七批名单。
获评绿色工厂,能为企业带来诸多好处。各地鼓励政策不同,有的给予多达100万元的资金奖励,有的开设绿色审批通道,有的在错峰生产和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期间可以不纳入停产限产范围。
非营利性环保组织“广州绿网环境保护服务中心”(下称绿网)发现,2022年度名单上的874家绿色工厂中,自2019年9月16日至今,有45家企业存在环保违法违规记录167条,包括超标排污、无证排污、不正常运行污染防治设施、环评未批先建等违法行为。绿网的环境数据平台收录了全国各级政府网站公示的企业环保行政处罚信息和责令改正信息。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绿色工厂参评要求,企业近三年需未发生环境污染等事故,以“信用中国”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为准。这两家网站集纳了包括环保违法违规信息在内的多项失信记录,以“信用中国”为例,在满足相应条件后,除特别严重的失信行为,有的失信记录可以通过信用修复而消除。
信用修复的出发点是不让失信主体“永无翻身之日”。而具体到绿色工厂评价,无论环保违法违规信息是否能被消除,背后争议的焦点是,“环境污染事故”如何定义?企业环境违法违规记录是否构成绿色工厂参评“一票否决”条件?
南方周末记者采访的多位接近工信部、地方工信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绿色工厂获评企业认为,企业难免有小的环保处罚,只要不构成性质严重的“环境污染事故”,便具备参评资格;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兼总工程师、国家绿色产品评价标准总体组副组长夏青认为,守法应该是一条硬杠。“真正的绿色工厂,是一条环境违法记录都不应该存在的。”
2022年9月16日,工信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2022年度绿色制造名单推荐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参评门槛包括企业近三年不得出现环境污染事故等要求。
据绿网统计,2023年3月公布的2022年度绿色工厂最终名单里,自2019年9月16日至今,45家企业存在环境违法违规记录,近一半的环境违法违规记录来自于6家钢铁企业,其中涉气类环境违法违规记录较多。有十余家企业存在环评未批先建、“三同时”验收不到位、无证排污、伪造监测数据逃避监管等严重环境违法行为。
有企业是环境违法“惯犯”,曾被罚款千万元以上。例如河北纵横集团丰南钢铁有限公司近三年有29条罚单。2019年先被查出3个项目环评未批先建,其中一个项目因此被罚款2200万元,后又因无证排污被罚35万元;2020年,公司因环保“三同时”及验收不到位被罚40万元;2021年,公司因未申报危废和无证排污,先后被罚20万元、240万元。
山东金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开具过多张大额罚单:2019年因停运环境治理设施,罚款100万元;2021年因逃避监管排污,被责令改正,并处罚款74.6875万元;2022年又因超标排污,罚款70.7500万元。
2023年3月,与2022年度绿色制造名单一并公布的,还有绿色工厂动态调整结果。此前六批的2783家绿色工厂中,有41家被移出名单,来自1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动态调整是为确保已获评的绿色工厂各项关键指标仍能满足要求,上述《通知》也同时要求,发生环境污染等事故的由地方上报给工信部,工信部将从名单中予以剔除。
例如2020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绿色工厂的河北东海特钢集团有限公司,2018年曾因未批先建违法行为,被中央环保督察组抓到现行,并被按高限处罚款748.85万元。在2021至2022年期间,该公司又出现多条环境违法违规记录,如因涉嫌在线万。
南方周末记者联系了第五批-第七批国家级绿色工厂公示名单中存在较多或较严重环保违法记录的32家企业,4家企业接受了采访,17家拒绝采访,11家未得到答复。
绿网对绿色工厂的关注源于2020年2月的企业来电。对方称,公司在申报第五批国家级绿色工厂,恳请在绿网环境数据库消除他们企业的环保行政处罚记录,以免影响申请结果。
企业的咨询让绿网跟踪绿色工厂环境表现的丁文章感到意外。过往虽然经常有企业打来相似的电话,但理由往往是招投标、、融资乃至上市等,“申报绿色工厂”还是头一回。与往常一样,丁文章拒绝了该企业的请求。
此后又有几家企业提出相同诉求。丁文章随即搜索了工信部过往几年公示的“绿色工厂”,发现许多企业都在近几年存在环境违法违规记录。
对比2020年的绿网数据库可以发现,前四批1402家绿色工厂中,有253家企业共计存在881条环境违法违规记录,这些记录处罚时间在2010-2020年,其中,约九成处罚信息为2015年以后。先前打来电话的企业,有的正位列其中。
自此,绿网开始关注绿色工厂名单,已经发布的七批名单中,每批都有企业存在环境违法违规记录。2020年第五批公示名单的724家绿色工厂中,三年内有环境违法违规记录的企业有99家,共计326条;2021年,第六批公示名单中的673家绿色工厂中,三年内有环境违法违规记录的有67家,共计252条。
“从第五批(绿色工厂)起,我们每次都把统计的企业环境违法信息名单,以电子邮件和信件的形式寄往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但尚未收到回复。”丁文章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根据《通知》,申报绿色工厂以及从已有的绿色工厂名单中剔除的动态考核,企业是否有“环境污染事故”为核心关注点,均以“信用中国”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为准。
二者是带有官方属性的信用信息公示平台网站,前者由国家发改委和中国人民银行主办,后者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办。不仅绿色制造,工信部主管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证、企业融资、、招投标等都会参考这两个网站。
以“信用中国”为例,其官网介绍是:政府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窗口,主要承担信用宣传、信息发布等工作,使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提供的对社会公开的信用信息。
在“信用中国”网站输入企业名单,会出现“行政管理”“严重失信主体名单”“司法判决”等信息。但只要满足条件,有的处罚记录可以通过合规手段执行信用修复,撤下公示。
信用管理专家、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吴晶妹曾撰文:很多市场主体的失信行为往往是非主观、非恶意产生,对于纠正失信行为、降低失信带来的不良影响、改善自身声誉和形象存在着强烈意愿。信用修复为失信主体提供了自我纠错、改过自新的机会,能够向市场和社会释放包容性和正能量,有效激发市场主体守信意愿。弱化了失信主体“永无翻身之日”的恐慌感和消极心态。
“信用中国”将失信行为分为特定严重、严重和一般。除了特定严重,严重和一般失信行为都可以撤下公示。
严重失信行为公示期为六个月到三年;一般失信行为公示期为三个月到一年。在满足最短公示期后,企业可以自行上报材料,审核通过后可撤销公示,或称为信用修复。满足最长公示期后,行政处罚信息自动撤销。
信用修复的条件并不严苛,除了填写承诺书、提供公司登记证照等基础流程外,一般失信行为修复还需要提供已履行政处罚的相关证明材料——比如带有生态环境部门公章的罚款回执。严重失信行为修复除了上述材料外,还需提供主动参加信用修复培训的证明材料等。
南方周末记者从一位信用管理专家处了解到,因不同部门的意见差异,对于信用修复的政策,近期可能会有调整。
信用中国规定,特定严重失信行为包括生态环境等领域被处以责令停产停业,或吊销许可证、吊销执照的行政处罚信息等。但严重失信行为和一般失信行为描述得较为模糊,例如一般失信行为是指“性质较轻、情节轻微、社会危害程度较小的行政处罚信息”。
信用中国的一位工作人员没有明确回答南方周末记者的咨询,仅称“以法律法规为准,若法律法规规定也比较模糊,则内部有专门的审核部门界定”,并建议,如果企业也分不清环保行政处罚记录的严重程度,可以向处罚机构咨询。
在信用中国网站中,输入前述有较多罚单的河北纵横集团丰南钢铁有限公司、山东金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河北东海特钢集团有限公司,均已没有环境违法违规记录。
河北东海特钢集团有限公司总经办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由于获评绿色工厂前的环境违法违规记录并不构成环保事故,整改到位后,在信用中国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消除了环保行政处罚公示信息,因此并未影响绿色工厂申报。
对于获评绿色工厂以后出现的环境违法违规记录,上述工作人员还表示,企业每年都会接受省内绿色工厂的复核和检查,由于这些违法行为都是一般的环境处罚,不构成环保事故,所以也未影响企业的绿色工厂称号。
而工信部最新移除的41家绿色工厂,有的并不是因为有环境违法违规记录才被移出,如有的企业已经是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前十个企业中,只有一家企业能在绿网数据库中查询到环境违法违规记录。
根据工信部下发的通知,申请绿色工厂要开展自评报告和三方评价报告。评价标准参考《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通知》(工信厅节函〔2016〕586号)中的《绿色工厂评价要求》和2018年12月开始执行的国家推荐标准《绿色工厂评价通则》(下称《要求》、《通则》)。
《要求》和《通则》均规定,绿色工厂包括基本要求和预期性要求。其中,基本要求必须满足,即一票否决项;而预期性要求是绿色工厂创建的参考目标,鼓励地方结合地区发展水平、参照预期性指标提出更高的要求。
《要求》和《通则》均有一项基本要求:工厂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应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
这项基本要求是否意味着企业不能有任何的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多位接近工信部、地方工信部门、获评企业等的受访者给出的答案是“否”。
首先,企业的环境违法违规行为记录也以“信用中国”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为准。换言之,只要申报前在上述两个网站进行了信用修复,便在名义上符合该要求。
浙江省经信厅直属单位“技术创新服务中心”主要负责省内绿色制造工作,该单位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由于这项基本要求的表述非常宽泛,实际执行中,主管部门主要关注的合规问题包括:企业土地是否合规使用,例如是否占用生态红线;环保“三同时”(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审批验收情况;节能审查,包括项目建设总能耗、工艺设备是否位列禁止或淘汰目录等;厂房建筑规划许可等。
其他的罚单,关注度较低。“有些小的环保处罚企业肯定是难免的,多多少少会有一点,如果信用中国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能查到,但不属于一票否决类的较大环保事故,我们会作为一个酌情扣分项。”上述工作人员说。
河北东海特钢集团有限公司总经办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河北省特别是唐山市,对环保管控非常严厉,比如检查发现工厂内行驶的倒运车辆稍微有点扬尘就要处罚。“工厂路面如果稍微有一点积灰,它能没有扬尘吗?”该工作人员认为,有环境违法违规记录都很正常,“一点没有才说明不正常。你可以查一下唐山地区所有的钢铁企业,有的罚得更多”。
企业的自评报告和第三方评价报告完成后,需经过省级工信部门评审、工信部复核。2023年4月19日,南方周末记者致电工信部节能司,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绿色工厂动态管理中,哪些绿色工厂会被移出名单,具体以地方工信部门意见为准。
市面上存在许多第三方机构,提供申报绿色工厂的服务。环境行政处罚记录,是否会影响企业在绿色工厂评审中的表现,不同第三方机构的说法不一,有的机构称“只要信用中国查不到就行”;而位于浙江的“万泰认证”的一位工作人员称,浙江省经信厅在预审时审核比较细,评委会专家会关注企业有没有行政处罚记录,申报还有现场答辩环节,因此若有环保违法违规记录,在浙江很难通过。
上述浙江省经信厅直属单位“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每个省份经济发展情况不同,审核尺度不同,浙江省评审较严格,采取“优中选优”方式。“比如工信部给浙江20个名额,我们筛选时可能会放宽到40家,从中再仔细筛选,在都满足基本要求的情况下,看哪家能耗水平更低、环保做得更好。最终我们还会到现场核对。”
例如,绿网在2020年9月曾统计,工信部发布的第五批绿色工厂公示名单中,来自浙江、上海、江苏、黑龙江、重庆、四川的企业环境表现较好,近三年来在绿网数据库中没有环境违法违规记录。
但一些省份的绿色工厂则没那么“绿”。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新疆、甘肃等地的部分国家级绿色工厂,近三年存在大量环境违法违规记录。
南方周末记者联系了河北省、山东省、山西省工信厅,河北省工信厅婉拒了采访,山东省和山西省工信厅未回复采访请求。
一位熟悉绿色工厂评审的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虽然《绿色工厂评价通则》给出了统一标准,但缺乏评审细则,导致评价依据存在主观因素,不同地区、不同机构的尺度存在差异。
南方周末记者以企业名义咨询时,一家第三方机构称,申报绿色工厂首先对企业规模有要求,省级绿色工厂一般要求本企业年产值在省内同行业中排在前五名左右,排在前十名以后则希望不大。另一家机构表示,申报过程中比较看重的,一项是要有新能源的使用,例如屋顶光伏发电;另一项是绿色化改造,例如近三年有没有新上较先进的环保设施,使某些排放、能耗指标得以下降,“如果这两块没有,我们也不愿意接,过不了的”。
绿色工厂评价主要分六大指标——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能源与资源投入、产品、环境排放、绩效,对应“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绿色工厂概念。六项指标之一“环境排放”,仅在绿色工厂第三方评价表中占10%的权重。
在夏青看来,绿色工厂的评价应加强对环境污染方面的关注。他认为,目前绿色工厂创建的背后逻辑,在统筹控制环境污染和节能、低碳方面,更偏于后者。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大背景下,应该减污、降碳两手抓。
夏青任国家绿色产品评价标准总体组副组长,对比国内其他的绿色标准,比如《绿色产品评价通则(GB/T 33761-2017)》就涉及安全性、经济性、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多个维度,体现了绿色产品和环境安全之间的密切关系。“环境守法是合法合规企业的底线NG体育app下载,必须守住,否则无资格完成产品生命周期绿色评价。”
目前,工信部正在关注绿色工厂获评后的表现,要求各地于2023年4月30日前完成动态管理工作提出动态调整意见,工信部将综合评估后对名单进行调整。2023年4月4日,工信部节能司召开线年度绿色工厂动态管理表填报方法。工作人员在说明会上称,绿色工厂持续改进情况是管理表中最核心的内容,企业被要求分别填写列入名单时、2021年、2022年的用地、能源消费、碳排放、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污染物排放情况等数据,工信部门将据此建立数据库,方便掌握绿色工厂动态情况。
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陈艳莹等研究者曾在一篇论文中指出,获评绿色工厂显著提升了企业股价,股价上涨主要源于投资者对企业获评后所能得到的现金补贴、政企关系改善等政府收益的高预期,而不是投资者绿色偏好和对企业产品销售增长、融资能力提升等市场收益的高预期。
夏青认为,绿色是人心所向,福祉所在,必须实现社会监督。一家绿色工厂的绿色亮点是什么,有何生态价值,能为同行作何示范,都应进一步公开相关信息。
对于“环境污染事故定义”“工信部门如何监管绿色工厂”等问题,南方周末记者向工信部致函询问,未获回复。